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自由時報,不要再亂寫信給盧貝松了!

不是說我們多會寫信。畢竟每個人一生中,一定也曾砸了幾封重要的信。
不過這一封,真是國際級的拙劣,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。
我讀完真心覺得這位記者很慘,為了報社的「立場」斷了自己的筆和名聲。我寧願相信他是被逼的。

敬愛的盧貝松導演:

您在影迷的心目中貴為大導演,不是因為您打破了多少票房紀錄、得了幾座獎,而是因為您的電影感動了多少人。首先要感謝您,並沒有一昧捧中國 LP,硬在自己的電影裡加入跟劇情無關緊要的中國元素。還要謝謝您,這次選擇台灣做為新片「Lucy」的拍攝地點,這對時常在國際地位上被打壓的台灣人來說,是多麼珍貴又令人振奮的事!

您在超過 30 年的導演生涯裡,拍過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動作片,不論是「終極追殺令」裡慘遭黑幫滅門、哭著向鄰居求救的娜塔莉波曼,或是「第五元素」裡為了逃命、奮不顧身從高樓一躍而下的蜜拉喬娃維琪,這些電影之所以經典,除了女主角的表現令人驚艷,還有她們身上散發的那股不屈不饒的生命力,以及對自由的渴求,總是在您的作品中深刻呈現,深深打動觀眾的心。


台灣這塊土地跟您的電影一樣,充滿著生命力,我們重視自由及人權,這是跟中國不一樣的。或許您不了解台灣與中國的關係,也對兩國的政治現狀不感興趣,但您已經踏上台灣的國土,可否請您靜下心來,傾聽台灣人民的心聲?
您來台灣拍片,我們誠摯的歡迎,但日前英國「每日郵報」的報導竟將台灣莫名降格,這對身為台灣子民的我們來說,既無法容忍,也不能讓步!您可了解我們的心情?


事隔1日,「每日郵報」已拿出誠意,迅速修正他們的報導,不再讓台灣蒙羞。您在這裡拍片,是否也能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台灣,多給我們關心及鼓勵?我們最想看到的,並不是台北 101 出現在您的電影裡,而是您在國際舞台上認同台灣、支持台灣。謝謝您,並祝您和您的工作團隊一切順利。


周星馳:神經病。

這就是在【Metaphors
節制一下你的隱喻提到讓國家無法進步的悲情牌,在 2012 選舉原以為走出悲情的綠黨,不到一年一切都在後退,包括媒體。
無視讀者已不屑於這些明末清初的事,還拿一堆喀拉喀拉的奏摺彈劾盧貝松,你們是瘋了嗎?
實在很想幫盧貝松,以及自己回一句:「干我屁事?」這種媒體發起的「待客之道」世界罕見。

第一反應覺得這不是執筆記者的本意,是因為 tone 實在太像阿拉巴爾寫給三封獨裁者(佛朗哥、卡斯楚、史達林)的信。如果無法 master 它,不要模仿它。那像是脫光穿著三角褲去參加就職大典。用生命寫信,和意識型態胡謅…這之間的距離不是一個 template 就可以解決的事。

阿拉巴爾父母受佛朗哥政權迫害,給強人政權的信是在禁絕遊戲的世紀,用遊戲的態度頂撞法庭與監獄。信件節奏讀來不沾一絲蜘蛛網,乾淨瀟灑;和授信政權的距離更是似遠還近的巧妙:「我在遠處看你,是看透你。」


自由時報觀點腐舊不堪,context 對應動機完全沒有距離效益、更不用說時代張力。裡頭的所有戲劇效果,是記者從頭到尾只顧自己第一手慾望子彈,
幻想煽腥風雨的行為。
這封信創造的距離效應不是
衝突,是屏障。看不見自己,更看不見對方。

有多少記者朋友到頭來,追求的是這種 fantasy…
記者原是要路見不平,拔筆相助。原是要以立場發聲,不意卻為立場犧牲。在錯誤的位置幻想錯誤的成就,反竟成了自己的冤案!

















阿拉巴爾的家庭聚會,2013 年 7 月。

多麼歡樂。都已經民國幾年了,到底還在悲憤什麼


如果純粹只是嘴砲,簡直侮辱書信體。記者,你要有些品味,「給...的一封信這文體是 last ditch 用來宣戰的。除非你打算最後一搏要切腹。

建議讀阿拉巴爾《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》,尉任之策劃中文譯版。它是我近期內看到編得好、翻得也好的一本書。
愛文學的,可以認識昆德拉
、貝克特的盟友。
愛藝術的,可以認識和畢卡索和達利、布列東費里尼列名,現代主義的最後繼承者之一。
愛攝影的,可以認識 Maxime Godard 的 model。

不會寫信、不想長進的記者,不要讀,你們會因為截稿壓力陷入明象模仿。

最後送上這本書的第一頁,是我買它的衝動。
每一位優秀的記者,都該用這六種眼光看世界。這是我喜歡願景工程的原因,他們都可能是偉大的小說家。我也這樣期許自己,要知道為何而寫。

















百眼巨人的驗光師         米歇爾.布托(尉任之譯)

第一副眼鏡
用來探看太空
但還需要第二副
用來凝視夜晚
第三副
讓他穿越牆壁
第四副讓他知道
被毀滅者原來的樣子
第五副喚醒
被遺留在遺忘中的
而第六副打開了
屬於明日的百葉窗


記者朋友們,不要當代罪羔羊,不要再當迷途的羔羊。


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

工程師的 literal 性格

活了 30 年,我發現身邊有一類人最痛恨隱喻:工程師。我曾經覺得跟他們真是太難溝通… They take every word literally.

首先為 literal 這個直白的字,附上看過最易懂的教學:






如果聽到「今年要達到『黃金交叉』」,他們預期看到的是:




而不是「達不到,難道要打斷腿?」……




看來『黃金交叉』只是個隱喻。我第一次在報上看到這個交叉圖,眼睛為之一亮,是蠻典型「用 metaphor 來解釋 literal 概念」,fun to imagine,其實是蠻清楚,全民都朗朗上口。


(能把純科學教得精采的,常仰賴這種途徑。首推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。)


不過一切都要做出來才算數。政務官的 KPI 紛紛投入隱喻浪漫的懷抱,實在不知道該拿他們怎麼辦。


這年頭立刻能想到玩真的,20 年冷凍死魚、發霉香菇頭食品,竟是全民 literally 都在吃餿水。


工程師的腦。

在一翻兩瞪眼,會跑就是會跑,不會就不會的工程思維下,他們的人生很難接受「背影殺手」相關的一切概念,那是對直接期待的直接背叛!因此他們通常不喜解讀心思,也聽不太出弦外之音。一位美女一轉身,絕對不能長得像 uncle:



「一朵花」簡直是工程師之歌。



愛情是塑造天才的氛圍。

廣告行銷這件事是談專業戀愛,要讓對方 looks nice。這裡頭常有的技術犯規,是明明是自私愛自己,但又說是愛對方。

戀愛的對象是每一次都不同的 TA,它也有情敵勝算、忠誠度的問題,更要計算火花能竄到多遠,到了一定規模要開始為後宮作群組,創造機會讓她們挑剔你的愛。


文字和圖像永遠需要絕佳的距離美感,那之間的拿捏又需要透過大量的看與閱讀。


我的工程師朋友:「常很羨慕你們講話可以引經據典,但你們說的這些東西,又有多少是自己的。」這真是很深的執念阿,常導致和他聊天聊到最後氣結。除非你是天皇老子,可以盤古開天創造知識。不然人活在世上還是得照著自己的心性或職業病,知道你同一夥人在幹些什麼、想些什麼,發散地看,有天才會在你的思緒上留下痕跡,像河流造成地形。


他們喜歡自己做出研究成果,台上不斷引用死人的話,可以讓他們 10 秒入睡。這些 literal 人欣賞的,是類似一群物理科學家利用高能加速器碰 try 出 www. 大量資料處理的研究成果。


到了第 31 歲…太多的情節因為人心深不可測,一再衝破而立之年的劇本。
職場最怕伊甸園裡的 Serpent,妖言惑眾,一再引領芸芸眾生到隱喻的奇境,真應該有幾位厲害的工程師鎮住他們的唾液。

















工程師朋友在我心目中還是一樣機車,in a funny way
但回過頭來看,身邊的人就屬這類人從不放你冷箭,不給你軟釘子,也不跟你廢話,但也容許你不斷對他們白眼,他們完全不 care.

「我聽你在喇吧,只有做與不想做。」

「這是中文嗎? 為何我看不懂?」他 literally 覺得你不是在寫中文。
看廠商天花亂墜講了一堆之後,「阿如果分母是零咧?」當場鴉雀無聲。

他們一天到晚說自己喜歡把妹,朋友的老婆都是正妹,「路上女生辣爆了」,辦公室沒幾個用腦的人,but they mean what they say.


不太會扯謊,也不懂掩飾自己的過失,更不懂得包裝自己。

他們還是開心地做自己。悠遊於天地之間做自己的機車遊俠。

講到這裡工程師朋友突然詩興大發,很快地給了一首:


"Down to earth and then wait to die.

New life born,
It's the way when you breath
「阿會的單字都用完了,I have my on style which no one could follow up. it's a chaotic」(老實說我不知道這種直白人在跟人家 chaotic 什麼……)

我跟他說他很棒他有現代詩的天份,第一句還很有王爾德的姿態……


這些工程師們,睥睨你滿腦莊嚴的語言結構,縱常使人哭笑不得,但 down to earth 的性格頗像一國的中堅企業,不用華麗品牌爭奇鬥艷,那天你一不注意,自己就默默爬到世界位置。


我們多年來,剛好是自我出生這 30 年來,一直都在吃老一輩工程師典範留下來的老本。


這位 chaotic person 從三角形被挖到韓國三星了,台灣真的不是一個惜才之地。從那時開始,應該又會是另一段逍遙的機車人生,我們等著聽你笑話。





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

Metaphors:節制一下你的隱喻

當人們想描述一件人生中巨大轉變,往往愛用那種沉重隱喻 (metaphors of heaviness)。可怕的是,多數人也吃這一套。
結婚,就說進入「愛情的墳墓」;離婚,就說「生命的魔鬼」離開了;發現自己吃了一年大統油,90% 機率斷了後嗣…原來台灣男人的命根子已經被高振利 deep fried as 大桶「炸香蕉」,茲事體大!
常和朋友聊天會用到 metaphorically 和 literally 這兩字,又會被罵不要擺文藝腔…但這在英文裡是真的好用,容我用兩句介紹他們:
當你說「愛情的墳墓」、「生命的魔鬼」、「炸香蕉」,you mean it metaphorically. 你想要用一個意象,來暗指「結婚」、「離婚」、「失去生育能力」。
「結婚」、「離婚」、「失去生育能力」,you mean it literally. 你指的就是字面上的意義 without exaggeration.
細數那些沉重的隱喻,說穿了就是「悲情牌」,呼天喊地就是想要大家知道:「我很慘。」這種不健康的廣告最佳範例,就是台灣的選舉文宣:
image
台灣身分不明,沒有世界位置,『我們很慘。』
image
台灣正在「蕭條」,馬總統的側臉變成 2013 全民心中最沉重的隱喻。『我們真的很慘。』
image
有時色彩也是一種隱喻,黑白直接給人「懷舊」與「悲憤」。
我曾經很愛用黑白,因為效果的確不錯。多數讀者都是悲天憫人,打中要害便能激起中產階級想佔領華爾街的矛盾基因。
我一直覺得羅蘭巴特惡名昭彰的評論〈作者已死〉一說有幾分道理,作者有許多時候是被文字帶著走,沒什麼主體性。沉重的隱喻效果太好,主事者會被沖斷理智線,帶來的往往不是進步,而是「懷舊」與「悲憤」的餘毒。
如果它成了假正義的 SOP 流程,那更是消費全民感性  (sensibility)、消耗全民精力。比較拙劣的,就是代替人民發聲:「人民要你加倍奉還!」了無新意之外,一看就知道是假的。
我曾經覺得綠營在 2012 的選舉已正式走出悲情,這是台灣民主的一大進步。不過經過幾次的「加倍奉還」,就當我沒這樣感動過。
image
那些比較高段的,但更正確地說,應該是自己沒察覺被沉重控制,已變成全民群起效尤的對象。抓人小辮子、SOP 攻擊,總是如此容易。像丟一支舊鞋一樣容易。媒體的嗅覺,專挑這種有意象的「悲憤」,這幾隻飛過去的隱喻一攤開,自己就開始解釋了起來,讀者也對號入座。How convenient…
(對中產階級矛盾基因有興趣,推薦 胡晴舫〈中產階級的消失〉
讀了三年的文學所,從寫論文、自己寫散文、畢了業操作過多場大大小小的活動,包括我自己的人生,還沒有出現一次精彩又健康的隱喻。
image
最近辭了曾經用力擁抱的工作。老實說,昨天入睡前腦子一直想,damn, what an year, those I love and I used to love…are fading away from my sight… 然後時不時就是小時候那位連哭帶喊的「樊、梨、花」,眼淚撲簌簌流個不停,回過神後,竟然冒出另一句話:夠了吧,cut it out。
我猜許多女性在人生重大時刻,如轉職、失戀、升格人妻、人母,夜深人靜的夜裡都會有些內心的小劇場、小悲憤。
這些或許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細膩的文人…畢竟這些隱喻的總合,是不能言說的「美」,是個被背叛的世界,像你的夢境,永遠被現實指責。不過,像「樊梨花」這類苦旦的隱喻,召喚習慣了,會讓你的人生健康不起來。
image
健康的隱喻同時「務虛」也「務實」,它讓人反省,不是一股腦的懷舊。任何有建設性的創新,都來自反省能力。
《風起》裡在夢境與現實交錯的各式飛機,是近期看過最精采的隱喻。擁抱理想的同時,也在失去理想。台灣有眾多人口,特別是 30-40 歲的一群,永遠看不到自己身體蜷曲的樣子,或是自己追逐夢想的模樣,踩在看不透的盲點上,每天來來回回的換日線,他們看起來像二郎一樣累壞了。
我們曾經追的初衷,都是《風起》裡頭的飛機,最終都是要經歷失去、完成失去。清空了所有的執念後,再想下一步該如何。
image
上一次感到震撼是張懸〈玫瑰色的你〉,那些玫瑰花瓣,濃縮理想、犧牲、祝福、超渡、革命之後…。真正能走入人生命現場的,是這種健康的隱喻。當然它或多或少有些憂愁成分,但目的是要你思考。
用這篇文章告別上個階段的我,順便教一點英文和 literary terms。那些沉重的隱喻,其實都是誇飾了昆德拉說的生命之輕 (lightness of being),有時用 literal 的心情去面對就很好破解。下次再聊 ‘literally’ 的故事。